Refresh

This website coolshell.cn/articles/author/todd/page/2 is currently offline. Cloudflare's Always Online™ shows a snapshot of this web page from the Internet Archive's Wayback Machine. To check for the live version, click Refresh.

Browsed by
作者: Todd

“品质在于构建过程”吗?

“品质在于构建过程”吗?

感谢@weidagang (Todd)向酷壳投递的这篇精彩的文章。原文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几位敏捷爱好者探讨敏捷测试和质量保证问题,我忍不住也加入了讨论:

Z先生原帖:我刚才看到一个大会演讲稿,谈到敏捷测试六大指导原则:1.仅靠测试人员不可能获得高质量的软件,质量是整个研发团队的责任;2. 场景是不可穷举的,测试活动必须是风险驱动的,关注于高风险的场景;3.分层自动化测试是唯一出路;4.在正确的位置进行恰当的测试是自动化的关键;【待续】

S先生回复:品质在于构建过程。检验贯穿构建过程,提供及时反馈。

我回复:什么样的构建过程才能出Unix这样的品质呢?迭代?快速反馈?TDD?

S先生回复:据说stroustrup听到重构时的反应是,我们从七十年代就这样做了。推荐《UNIX编程环境》,了解大师的编程方式。

我回复:您偷换了概念。不能说大师用了重构,C++和UNIX的品质就是靠重构或某种构建过程得来的。厨师做菜用到了勺子,不等于菜好吃是因为勺子。

S先生回复:我没有概念。我们看到一个果,就问因是什么。其实是泛因果,无因果,一切是机缘凑巧。

我回复:“品质在于构建过程”难道不是一个明白的因果描述吗?

S先生回复:品质在于构建的人。我说话时没因果,你看到了因果。

我回复:欢迎敏捷爱好者围观!

很高兴几个回合讨论下来S先生修正了先前“品质在于构建过程”的观点。什么重构、TDD、迭代、快速反馈等等构建过程都不是Unix品质的核心要素。我不但不认同“品质在于构建过程”、“测试是最好的设计方法”这类机械式的观点,而且也不满意把软件优劣归结于“人是根本”的简单回答。我们需要探索一个既非机械式,也非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理念的答案。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29 人打了分,平均分: 4.00 )
Loading...
对象的消息模型

对象的消息模型

[ ———— 感谢 Todd 同学 投递本文,原文链接 ———— ]

C++对象模型

话题从下面这段C++程序说起,你认为它可以顺利执行吗?

//C++
class A {
    public:
        void Hello(const std::string& name) {
           std::cout << "hello " << name;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A* pa = NULL; //!!
    pa->Hello("world");
    return 0;
}

试试的确可以顺利运行输出hello world,奇怪吗?其实并不奇怪,根据C++对象模型,类的非虚方法并不会存在于对象内存布局中,实际上编译器是把Hello方法转化成了类似这样的全局函数:

void A_Hello_xxx(A * const this, const std::string& name) {
    std::cout << “hello “ << name;
}

对象指针其实是作为第一个参数被隐式传递的,pa->Hello(“world”)实际上是调用的A_Hello_xxx(pa, “world”),而恰好A_Hello_xxx内部没有使用pa,所以这段代码得以顺利运行。

对象的消息模型

如果是研究C++对象模型,上面的讨论可以到此为止,不过这里我想从另一个层面来继续探讨这个问题。OOP的先驱人物Alan Kay在总结Smalltalk的OO特征时强调: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3 人打了分,平均分: 3.92 )
Loading...
语言的数据亲和力

语言的数据亲和力

[ 感谢 Todd 同学投递本文 ]

目前,程序设计语言似乎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Javascript、Perl、Python、Ruby、Groovy等一批较新的语言正越来越多地被熟悉和使用,而C++、C#、Java等主流语言也在不断地融入函数式和动态性特征。程序员的百宝箱中可供选择的宝贝是越来多了,而社区中关于语言间的比较和争论也更为热烈,我们常常见到关于“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比较”、“动态语言和静态语言的比较”、“命令式和函数式范式的比较”等比较。我注意到这类讨论的关注点多集中于设计相关话题,如“动态语言的Duck typing多态和静态语言的继承多态的比较”,“Prototype based和Class based的比较”等。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值得关注,这就是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论是本地信息存储还是系统间信息交换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数据格式基础上。另外,不管语言属于那种范式,设计上采用什么模式,在微观层次上程序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在做数据处理。所以,从数据处理角度比较和理解语言间的差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数据通常是平台和语言无关的,但不同的语言在处理某种格式的数据时会表现出不同的难度,甚至某些数据格式只能采用特定的语言才能实现,这就是数据亲和力的不同。

语言的数据亲和力(Data Affinity)指的是语言的数据模型与某种数据格式之间的匹配程度。语言对某种数据格式亲和力越强,则操作某类数据越容易。

 

二进制字节块格式

 

 

在偏底层的操作系统、嵌入式和通信系统中,二进制的字节块是最常见的一种数据格式。二进制数据布局紧凑和接近机器的特点使得它常常作为系统间通信或系统文件的数据格式,但一般高级语言都不方便直接和0101打交道,而是基于记录、结构体和类等结构化表示操作数据,这就存在着在底层的二进制字节块和高层的结构化数据直接的转换问题。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22 人打了分,平均分: 4.45 )
Loading...
HTTP幂等性概念和应用

HTTP幂等性概念和应用

[ 感谢 Todd 同学投递本文 ]

基于HTTP协议的Web API是时下最为流行的一种分布式服务提供方式。无论是在大型互联网应用还是企业级架构中,我们都见到了越来越多的SOA或RESTful的Web API。为什么Web API如此流行呢?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简单有效的HTTP协议。HTTP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面向资源的网络应用层协议,无论是服务器端提供Web服务,还是客户端消费Web服务都非常简单。再加上浏览器、Javascript、AJAX、JSON以及HTML5等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互联网应用架构设计表现出了从传统的PHP、JSP、ASP.NET等服务器端动态网页向Web API + RIA(富互联网应用)过渡的趋势。Web API专注于提供业务服务,RIA专注于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从此两个领域的分工更加明晰。在这种趋势下,Web API设计将成为服务器端程序员的必修课。然而,正如简单的Java语言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Java程序,简单的HTTP协议也不意味着高质量的Web API。要想设计出高质量的Web API,还需要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及HTTP协议的特性。

幂等性定义

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HTTP协议涉及到的一种重要性质:幂等性(Idempotence)。在HTTP/1.1规范中幂等性的定义是:

Methods can also have the property of “idempotence” in that (aside from error or expiration issues) the side-effects of N > 0 identical requests is the same as for a single request.

从定义上看,HTTP方法的幂等性是指一次和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应该具有同样的副作用。幂等性属于语义范畴,正如编译器只能帮助检查语法错误一样,HTTP规范也没有办法通过消息格式等语法手段来定义它,这可能是它不太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幂等性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概念,而HTTP的分布式本质也决定了它在HTTP中具有重要地位。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21 人打了分,平均分: 3.38 )
Loading...